当前位置:主页>国学>子部>

《伤寒论·卷一·平脉法》原文/译文/评析(3)

来源:zhuakuai.com  作者:张仲景  时间:2017-01-05  

  【原文】

  问曰:脉有残贼①,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注释】

  ①脉有残贼:残贼,伤害。脉有残贼,指邪气伤害人体所致病脉。

  【译文】

  问:脉象中有邪气伤人的病脉,是怎么回事?老师答:脉象中有弦、紧、浮、滑、沉、涩,这六种脉象即邪气伤人所致的病脉,是各经脉受到邪气的侵害而致的病变。

  【评析】

  本条概言几种病脉。

  一般来讲,脉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弦为肝逆,紧为寒盛,滑为痰壅,涩为血滞。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一脉而主数病,也有数种病而见同一脉象。譬如弦脉主肝胆病,但疟疾、痰饮病亦多见弦脉;紧脉主寒,但疼痛的病人也可出现紧脉;涩脉固为血少而滞,但在寒湿痹痛,或怀孕初期,也常见到涩脉。因此必须脉症合参,不能单纯以脉断症。
 

  【原文】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①。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注释】

  ①灾怪:药症相符,服药反而病情加剧,是其灾可怪,因名灾怪。

  【译文】

  问:脉有灾怪,这是什么意思?老师答:假使一个病人,脉象与症候都符合太阳病,因而给予治太阳病的汤药。回家后服汤药大约一顿饭时间,病人就出现大吐,或下利腹痛等症。医师说我先前来诊病时并无此症,现在忽然发生这样异常的变化,这名叫灾怪。又问:什么缘故现在发生呕吐腹泻?回答说:或许在前些时候,曾经服过其他的药,而现在发生了作用,所以会出现灾怪情况。

  【评析】

  本条讲示人问诊必须详细,一旦发生灾怪情况,应究其因而切勿忽视。

  用发汗解表方药治疗典型的太阳病症,照理服药后应该病情减轻;今服药仅有吃一顿饭的时间,却猝然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异常变症,这种灾害实为可怪,因而谓之灾怪。何以会发生这种变化?前两方面原因,一是病家未能将曾服过的方药告诉医生,使得医生不能全盘掌握;另一是医生的疏忽大意,没有问清病人的治疗经过,遂致发生灾怪情况,实际是旧时服药所致。这就说明医生临床时,问诊必须详细周到,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原文】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

  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译文】

  问:东方肝脉,它的表现怎么样?老师答:肝属木,又叫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若肝病而见濡弱之脉,为疾病将愈之兆。若为单纯弦脉的,预后不良。为什么呢?因为其脉如弓弦一样直,这是肝脏损伤,故可知预后不良。

  【评析】

  本条讨论肝脏的平脉、病愈脉及死脉。

  四时分主五脏,各有本脉,而皆以胃气为本。胃气少就是病象,若无胃气,病即危险。所谓脉有胃气,也就是脉象和缓悠扬的意思。这里以肝脉为例,谓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假令得纯弦脉者死,这和《难经》上“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正是同一意义。无胃气,即是真脏脉见,所以主死。
 

  【原文】

  南方心脉,其形何以?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①,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②者,则汗出;下微本大③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注释】

  ①头小本大:寸为头,尺为本;“头小本大”即寸脉小,尺脉大。

  ②上微头小:寸脉微小。

  ③下微本大:尺中微大。

  【译文】

  南方心脉的形象怎样?老师说:心于五行属火,于六气属少阴,所以其脉洪大而长,这是心的平脉。若心病而见到洪大的脉,即易于痊愈。假使脉来微去大,这是反常的现象,故名反,为病在里;若寸脉小,尺脉大,邪从里向表,故名覆,为病在表;如寸脉微小的,容易汗出;尺脉微大的,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小便,无头汗的,尚可医治;若有头汗,则多属不治。

  【评析】

  本条讨论心的平脉、病愈脉及死脉。

  心应夏气,阳气洪盛,万物荣茂,故心的平脉洪大而长。《内经》说:“心部于表。”洪大而长即阳气外胜于肌表的反映。心之平脉又称“钩脉”,如《难经》“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第十五难)“疾”为有余,“迟”为不足,“来疾去迟”,也就是“来盛去衰”。正由于心脉洪大而长具有“来盛去衰”特点,所以,“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提示这一脉象与心气盛于外的来盛去衰完全相反,为心气郁于里,虚于外的反常病症,因知“病在里”。假使脉来头小本大,又与心火之性上炎脉当头大本小相反,这是心气外虚,不荣于内的缘故,所以知“病在表”。这种当大反小,当小反大的情况,也是反常表现,所以名曰覆,覆即反的意思。不管心气内郁里病,心气外虚表病,都是与正常脉相反的病脉。至于脉症相参,凡上微而头小的,为心气虚于外,多伴见汗出;下微而本大的,为心气郁于里,可发生关格而不得小便。关格的预后怎样?取决于有没有头汗出,文中交代:“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无汗为津液内藏,阳气未衰,故尚可救治;有汗为津液上泄,阳气越脱,故属死候。
 

  【原文】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译文】

  西方肺脉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老师答:肺属金,又叫太阴,其脉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脉。若肺病而见此脉,或见缓迟的,是疾病将愈。若有数脉出现,则疾病即将增剧。为什么呢?脉数,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会形成痈肿,是难治之症。

  【评析】

  本条讨论,肺的平脉、病愈脉及病剧脉。

  毛浮为肺之平脉,缓迟为脾土之脉,脾土能生肺金,所以都为愈脉。数为心火之脉,火能克金,所以见数脉则病剧。热留于皮肤,可能发生痈肿。这也是根据五行生克之理推断,相克故为难治。
 

  【原文】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①,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注释】

  ①二月肝用事:用事,就是当权执政的意思,古人以五脏分属于四季,春季与肝相应,所以说二月肝用事。

  【译文】

  问:二月得毛浮的脉象,何以预断说到秋天当死?老师说:二月的时节脉当软弱,今反得毛浮脉,故知道到秋天当死。二月是肝当令的时候,肝属木,脉当软弱,现在反见毛浮的肺脉,肺于五行属金,金能克木,所以预知其到秋天金旺时候就会死亡。其余各季脉象变化,可以按照这个道理类推。

  【评析】

  本条说明相克脉预后不良的机制。

  二月为肝木当令,他的本脉应该是微弦软弱,才平和无病。今反见到毛浮脉,是肝木当令而见肺脉,肺属金,金能克木,肝木受其影响,在春令时尚能借助生发之气,而无大害,如一到秋季,则肺金用事,金气旺盛,而肝受克益甚,生机不能维持,所以至秋当死。

大家都在看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

古文典籍 247 阅读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

古文典籍 136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劐,为纟希为纟谷,服之无肄。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①葛...

经部 366 阅读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

古文典籍 152 阅读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

古文典籍 275 阅读

陋室铭

陋室铭

简介: 本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古文典籍 269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经部 2415 阅读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 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古文典籍 203 阅读

《大学》简介

《大学》简介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

古文典籍 155 阅读

《荀子》名言

《荀子》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

国学赏析 1754 阅读

《中庸》简介

《中庸》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

古文典籍 357 阅读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简介: 本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孟冬赤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山水特征,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 〔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

古文典籍 140 阅读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

古文典籍 249 阅读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

古文典籍 187 阅读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

古文典籍 37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