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动中确定党旗式样
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相信各党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各自的问题。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作出决定,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组织。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全面独立地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作出了包括党旗样式在内的一系列决议。4月28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就正式确定了党旗的样式:“中共党旗样式,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并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的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制作的第一批规范的党旗就在延安诞生了。
当时制作的党旗为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镰刀斧头,其直径为30厘米。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旗杆套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度之内。
1945年4月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中共“七大”会场上,鲜艳的党旗分外引人注目。这是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悬挂党旗,它结束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六大”没有正式党旗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43年中共中央对党旗式样作出了正式规定,但“七大”会场上悬挂的党旗并非“斧头镰刀”,而是“锤头镰刀”。
其实,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七大”筹委会便收到各地代表的许多来信,建议中国共产党的党旗要体现出民族化的特点。为此,筹委会发出了征集党旗图样的通知,并专门成立党旗党歌委员会全面负责。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委员会收到延安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联防军政治部等单位应征设计的200多幅图样,并将这些应征作品进行了展览。
1949年4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场的主席台中央,十分醒目地挂着两面党旗,旗上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据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杨尚昆回忆:开会之前,我们讨论过,设计一面党旗,用红底衬金色镰刀斧头,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字样,开会时就这样布置的。会议期间,大家讨论,共产国际的旗帜是镰刀斧头,我们加上“中国共产党”,不太合适。所以,后来就不用有字的了。因此,中央领导讲话时的照片一部分党旗上有字,一部分无字。毛主席讲话时的照片,党旗用的是无字的党旗,应该是毛主席作结论时照的。党旗是在西柏坡设计、通过的。
党的“七大”之后,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虽曾多次讨论研究党旗的规范化问题,考虑重新设计党旗式样,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尚未能落实。鉴于当时各地询问党旗制式者甚多,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49年6月15日下发了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中共党旗过去无正式规定,现在正拟制中。在没有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前,各地不要自行作出解释;为了避免误会,不要擅自悬挂苏联的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党旗仍未作出正式统一的规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生日,各地纷纷询问党旗事宜。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非常关心此事,安排钟灵设计党旗图样。1950年6月13日,杨尚昆就党旗问题致信刘少奇,并附三套党旗图案及作图说明。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规定:“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
通过回顾党旗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党旗图案究竟是“镰刀斧头”还是“镰刀锤头”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一直处于变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