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鸿章,几乎再找不出哪个能被淮军各部普遍接受的指挥官。即使是号称淮军第一名将的刘铭传"亦只自统所募铭军,并未兼辖别队",其他的将领就更不用提了。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时,由于李鸿章常常亲自指挥作战,这个问题并没有显得很严重。但是,当李鸿章位高权重,必须留居中央统领全局,而不能亲临督战的时候,问题就大了。甲午战争时,淮军统领直隶提督叶志超奉旨总统朝鲜前敌诸军。他很清楚其他各军不会听自己的,于是再三请求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外交官接替自己。这倒并不是叶志超一定要讨好李鸿章,而是他看到李经方身为李鸿章之子,或者能够使诸将服从其命,作为总统当尤胜于己。
李鸿章最终还是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叶志超只得勉强从命。结果在平壤之战中,诸将皆不遵调度,平壤清军总共虽有35营之多,但叶志超所能指挥得动的只有本部6营而已。再加上叶志超又不是一个称职的将领,如此作战,焉得不败?接替叶志超总统诸军的宋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甚至要更加严重,因为他本是毅军统领,属于湘军一支,连淮军嫡系都不是,诸将自然更加不服调遣。
最终导致自平壤溃后,九连城之战,凤凰城之战,大连湾之战,旅顺之战,威海之战淮军战无不溃,一败千里。另一个问题则是关于高级指挥员的培养。淮军各统领辖军不等,如以一般情况的8,9个营计,则相当于师的编制。如果是较大的军又或者是如叶志超那样总统诸军,则指挥的部队可达20-30个营甚至更多,就相当于军的编制。从营到师,军这样大的差距,中间竟然没有一个衔接的层次。就导致各军的统领只能从营官中选拔。
众所周知,作为分队的营和作为兵团的师军,对于其指挥员的要求是大为不同的.一个营官只需要在很狭小的战术范围内考虑问题,其职权内的军事活动常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概只要下一个决心就可以了。而统领却是需要统筹全局的大将,必须拥有控制整个战局,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作为联系这两者桥梁的部队一级的组织--团,在现代军队中是培养高级指挥员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以苏俄为例,著名的军事统帅几乎都有长时间担任团长的经历,苏沃洛夫大元帅先后担任阿斯特拉罕团和苏兹达尔团团长达7年,其间写出了著名的"苏兹达尔团条令",奠定了他以后军事思想的基础,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担任团长时间更长达十几年之久。
可见,苏联的军事学术将营及其以下编制称为分队,师及其以上编制称为兵团,而将团独立出来称为部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然而,遗憾的是,淮军中根本就没有团这个概念!其结果是,淮军中不少将领在担任营官时还曾经建立功绩的,一提升为统领立刻就显得不称职了,一遇大敌,往往一败涂地。淮军初建时主要将领另有来源,而且多经战阵历练,这个问题还不大。等到后期,老一代将领先后退下,一群当初的营官接替了他们的职位,素质就大为下降。尤其是所谓"同治中兴"时期,国家没有大的战事,营官们也不经战阵,往往是论资排辈式的选取统领,质量就尤其的差了.
甲午战争时,淮军的主要统领如叶志超,卫汝贵,刘盛休等人都是这样选出来的.而事实证明,他们都不具备担任高级指挥员的能力。整个战争中,淮军诸统领,除了聂士成一人之外,大都表现得十分庸懦无能,这与淮军的制度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淮军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统领制,是有他的原因的。首先,这是旧式勇营的痕迹。清代前期,尤其是康熙中期以后,国家很少发生大的战乱,作为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的绿营,其主要职能已经变成维持治安,充当杂役,偶尔镇压一下农民起义或者少数民族的暴动。
根本就用不着大兵团作战,因此采用了镇戍制,兵力极为分散.于是,我们就常常可以看到一旦发生战争,清朝就得从全国调兵,而每个省所调兵力往往仅有数百或千余人。这就造成了在清军中,根本就没有大编制的传统和经验。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战争的规模较以前有了扩大。双方交战兵力常常可达数万以至数十万,但是,纸面上的数字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以太平军为例,虽然人数动辄数十万,但其中绝大多数是随从的饥民,属于乌合之众,真正的精锐并不多。史家一般认为陈玉成兵团的战斗力较李秀成兵团为强,但陈玉成兵团真正的战斗力也就仅仅是在于其几千,至多是万余"老兄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