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革教育: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和定学制
讲解清政府逐步废除科举的过程,分析废科举的影响和意义。
1905/9,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评论:“科举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废藩。”
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奖励留学政策的实施。
新政的教育改革还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2)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04),前者因为不完备而没有实施,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
普通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分科大学、通儒院。
师范教育: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职业教育:初等农工商学堂;中等农工商学堂;高等农工商学堂
这是一个三级七段制的教育体系。它的实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从而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进行得最为彻底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要超过教育本身。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旧式士类的解体和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在新式学堂和留学运动中诞生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接受了西学知识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走向了清廷的对立面,成为反清革命的又一支基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