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知识>科普知识>

雉科【血雉 Blood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血雉图片

来源:zhuakuai.com  作者:实文网  时间:2018-12-05  

  血雉(学名:Ithaginis cruentus,英文名:Blood Pheasant)是雉科血雉属的鸟类。

  血雉,别名血鸡、松花鸡,属于雉科,主要分布于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部和西南部留鸟。其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称血雉。其别名甚多,各地皆异。在甘肃,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又因其脚红色,称“红脚鸡”者最为普遍。

雉科【血雉 Blood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血雉图片

  外形特征

  血雉,中小型雉类。雄鸟体长376-492毫米,体重450-800克;雌鸟体长360-440毫米,体重410-750克。

  雄鸟与雌鸟的羽色有明显区别,雄鸟头有灰褐色羽冠;体羽为灰色,细长而尖,成矛状,羽干白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灰褐色微带绿色;最长的尾羽还具有绯红色的边;尾下的覆羽也是绯红色的;颜面乌红,喉和上胸是浅棕色,下胸和两胁为鲜草绿色,腹部为棕灰色。

雉科【血雉 Blood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血雉图片

  鸟的前额、脸颊和喉都是肉桂红色,体羽主要为暗褐色。

  虹膜为乌褐色;嘴黑色;腿、脚橙红色。

  叫声:雄鸟发出短促的si叫声,报警时咯咯地叫。有时数声si哨音连接为sisisi声。雄、雌鸟均会发出鸢一般的chiu-chiu尖叫,以召集分散的鸟群。

  生活习性

  血雉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和杜鹃灌丛间,最高可达4500米,靠近雪线的地方。有较为明显的垂直迁移行为,冬季迁到较低的山地。

  喜欢结群活动,常结成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在四川平武的王朗自然保护区,还常见到血雉同蓝马鸡一起混群活动。它们通常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以后才飞到松、杉等的较低的树枝上栖息,中午则在岩石下或树荫处进行短暂的休息。

  食性

  血雉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已经记录到90多种,常常用嘴啄食,边走边吃,啄食的速度很快,但很少用脚和嘴刨食。

  食物的种类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季和春季以杨树、桦树、松树、杉树、漆树、椴树等各种树木的嫩叶、芽苞、花序等为食;夏季和秋季主要食物有忍冬、胡颓子、荚、蔷薇、石荚菜、悬钩子、毛茛等灌木和驴儿韭等草本植物的嫩枝、嫩叶、浆果、种子,以及苔藓、地衣等,还记录到鳞翅目幼虫、蚱蜢、金花虫等昆虫,以及蜈蚣、蜘蛛等10余种小型无脊椎动物食物。

  生长繁殖

  一雄一雌制

  每年4-7月血雉进入繁殖期,随地区和分布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时它们的群体解散,经过激烈的争偶啄斗后,由一雄一雌结成伴侣,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过着家庭式的生活,没有配偶的雄鸟则呈3-5只的小群游荡。

  血雉

  血雉具有非常奇特的社会行为。在繁殖期,血雉是一夫一妻的单配制,而血雉的雄鸟是典型的“模范丈夫”。在孵卵期,雄鸟到巢边鸣叫,召唤雌鸟一起外出取食,并作为卫士保护雌鸟专心取食,然后再把雌鸟护送至巢边。在育雏期,雄鸟与雌鸟一起育雏,直到小鸡长大。在非繁殖期,血雉的不同家族会组成10-30多只的群体,一起活动。

  筑巢

  雌鸟5月初开始产卵,在灌木丛中、岩石下,或在林中大的倒木旁,找一个隐蔽的凹地将一些落叶及苔藓、松针、蒿草和细根等抓或啄在一起,用身体压迭,使之堆成疏松的巢。也有的巢位于林中树木基部的树洞中,以树叶铺于枯枝上而成,上面铺垫自己的羽毛。巢呈浅碟形,大小为外径19-27×20-24厘米,内径13-21厘米,深4-8厘米。巢口向阳,光线充足。

  产卵

  筑巢之后便开始产卵,每隔2-3天产一枚卵,满窝约3-9枚。卵呈浅黄色,其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浓赭色或浓褐色斑点和较小的暗色细纹。

  当最后1枚卵产出后才开始孵卵。雌鸟孵卵十分辛苦,每昼夜只有一、二个小时外出觅食,其余时间专心一致地孵卵。遇到下雨天,它只好一直呆在巢里,并微微张开双翅,用身体挡住雨水,以保持卵的温度。每当雌鸟出外觅食前,总是把一些枯草叶或羽毛盖在卵上,把卵隐蔽起来,觅食的地方也离巢不远,约在100米左右的范围内。

  据测定,雌鸟离巢时,卵壳表面温度为24.5-28℃,巢底温度为19.5℃,而当时气温为9℃,空气相对湿度为71%。在雌鸟孵卵期间,雄鸟就在巢周围的区域内活动、巡视,以免其他同类进入巢区,表现出较强的护巢行为。有时它也来到巢边,与雌鸟亲热一番。

  血雉

  经过28-29天的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了。刚出壳的雏鸟体重约19克,嘴长8毫米,跗跖长21毫米。它们身披棕色的绒羽毛,额部及头两侧浅黄色,头顶上面有一条浓密的黑色冠纹伸达后颈,眼圈、眼后纹及耳羽都是黑褐色,背部中央还杂以黑褐色的斑纹,嘴和脚都是肉红色,显得十分可爱。

  待次日绒羽风干后,就随双亲一起离开巢区,过着游荡式的生活。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它们能迅速钻进土洞,草丛中隐匿,直到危险解除,听到亲鸟的召唤声时,才从隐匿处钻出。这种奇妙的本能,可以使它们免遭天敌的伤害。

  地理分布

雉科【血雉 Blood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血雉图片

  血雉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至甘肃的祁连山和陕西的秦岭山脉。

  除中国外,血雉仅见于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西北部。

  从血雉不同亚种的分布情况来看,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所产的亚种数量最多,中国鸟类学者推断血雉可能起源于横断山脉,以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四川亚种为中心,分为两支,一支往西,分布到喜马拉雅山脉;另一支往北,分布到中国西北的秦岭、祁连山等山地一带。

  生存状况

  1981年在青海祁连山的调查,平均种群密度夏季为0.04只/公顷,冬季为0.06只/公顷。1984年5-6月在甘肃祁连山的调查,平均种群密度为0.17只/公顷。各地种群数量极不平衡,其中以两个保护区的种群密度较高,这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血雉的有效途径之一。

  1984年4-5月对四川平武和陕西太白山的调查,在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66只/公顷,在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种群密度为0.1-0.13对/公顷,最少为5对。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是其致危的主要因素。

  作为食物被捕猎;致危因素主要是捡蛋毁巢、猎杀等。

雉科【绿脚山鹧鸪 Scaly-breasted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绿脚山鹧鸪图片
人气:179
科普知识
雉科【绿脚山鹧鸪 Scaly-breasted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绿脚山鹧鸪图片
雉科【白腹锦鸡 Lady Amherst's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白腹锦鸡图片
人气:92
科普知识
雉科【白腹锦鸡 Lady Amherst's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白腹锦鸡图片
雉科【高原山鹑 Tibetan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高原山鹑图片
人气:138
科普知识
雉科【高原山鹑 Tibetan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高原山鹑图片
雉科【棕尾虹雉 Himalayan Monal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棕尾虹雉图片
人气:102
科普知识
雉科【棕尾虹雉 Himalayan Monal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棕尾虹雉图片
雉科【白冠长尾雉 White-crowned Long-tailed Phea】生活习性简介 白冠长尾雉图片
人气:119
科普知识
雉科【白冠长尾雉 White-crowned Long-tailed Phea】生活习性简介 白冠长尾雉图片
雉科【黑颈长尾雉 Mrs.Hume's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黑颈长尾雉图片
人气:129
科普知识
雉科【黑颈长尾雉 Mrs.Hume's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黑颈长尾雉图片
雉科【绿尾虹雉 Chinese Monal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绿尾虹雉图片
人气:86
科普知识
雉科【绿尾虹雉 Chinese Monal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绿尾虹雉图片
雉科【藏马鸡 Tibetan Eared-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藏马鸡图片
人气:161
科普知识
雉科【藏马鸡 Tibetan Eared-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藏马鸡图片
雉科【黑鹇 Kalij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黑鹇图片
人气:174
科普知识
雉科【黑鹇 Kalij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黑鹇图片
雉科【红腹锦鸡 Golden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红腹锦鸡图片
人气:83
科普知识
雉科【红腹锦鸡 Golden Pheasant】生活习性简介 红腹锦鸡图片
雉科【日本鹌鹑 Japanese Quail】生活习性简介 日本鹌鹑图片
人气:130
科普知识
雉科【日本鹌鹑 Japanese Quail】生活习性简介 日本鹌鹑图片
雉科【四川山鹧鸪 Sichuan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四川山鹧鸪图片
人气:80
科普知识
雉科【四川山鹧鸪 Sichuan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四川山鹧鸪图片

大家都在看

防水数码相机真的防水吗?

防水数码相机真的防水吗?

随着近年三防、四防相机的普及,个人水底拍摄已成为现实。不过,在市场上,三防、四防相机越来越多,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宣称防水,但实际只是防水溅,不支持水底拍摄。若要实现水底拍摄,...

家电知识 70 阅读

节电技巧 | 洗衣机的省电技巧

节电技巧 | 洗衣机的省电技巧

洗衣机也有省电的技巧。在使用这些技巧的时候,能同时省水省洗衣粉省时间。 脏衣服要先浸泡再洗。有的衣物附着着很多土,浸泡20分钟左右后再洗,尘土便从衣物上脱落下来进入水里。这时,将衣物...

安全知识 136 阅读

无叶电风扇及其工作原理

无叶电风扇及其工作原理

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倍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因无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伤到好奇儿童手指。更奇妙的是其造型奇特,外表既流线又清爽。产品灵感源于空气叶片干手器。 无叶风扇的发明人是英...

家电知识 124 阅读

邀请礼仪常识

邀请礼仪常识

社交礼仪的基本特征包括一社交为支点、以修养为基...

礼仪知识 220 阅读

家电的购买 | 组合音响的选购技巧

家电的购买 | 组合音响的选购技巧

在选购组合音响时,首先检查外观有无破损,但最重要的是对音色、音质的检查,方法如下: 把音量拨至中间位置,将空白录音带放入,听音箱发出的噪音,噪音越小越好。把音量关死,把耳朵贴近卡座...

家电知识 162 阅读

电脑硬件介绍:显示器

电脑硬件介绍:显示器

电脑硬件,包括电脑中所有物理的零件,以此来区分它所包括或执行的数据和为硬件提供指令以完成任务的软件。 电脑硬件主要包含:机箱,主板,电源,CPU,硬盘,内存条,显卡,显示器,键盘,鼠...

电脑知识 162 阅读

吃西餐礼仪,给你一个吃西餐的标准

吃西餐礼仪,给你一个吃西餐的标准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做到不失礼,不夺礼,给人留下良好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

礼仪知识 74 阅读

公关礼仪之电话礼仪

公关礼仪之电话礼仪

打电话看起来很容易,其实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公关礼仪之电话礼仪,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接听电话前的准备 】 准备记录工具:如果大家没有准备好记录工具,那么当对...

礼仪知识 187 阅读

雉科【雪鹑】生活习性简介 Snow Partridge图片

雉科【雪鹑】生活习性简介 Snow Partridge图片

雪鹑-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5厘米),通体灰色,上体、头、颈及尾具黑色及白色细条纹,背及两翼淡染棕褐色,胸白且具宽的矛状栗色特征性条纹。各亚种野外难辨。 详细见: 雪鹑百科 虹膜红...

科普知识 74 阅读

自我管理的8个好习惯,值得收藏!

自我管理的8个好习惯,值得收藏!

01 凡事提前10分钟 凡事提前10分钟,会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更加从容。试着把起床闹钟提前10分钟,你就会发现你出门不必急匆匆,早饭也可慢慢享用,一整天的状态也更精神抖擞...

礼仪知识 161 阅读

雉科【台湾山鹧鸪 White-throated Hill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台湾山鹧鸪图片

雉科【台湾山鹧鸪 White-throated Hill Partridge】生活习性简介 台湾山鹧鸪图片

台湾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英文名:Taiwan Partridge)是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 台湾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为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俗名深山竹鸡,是台湾...

科普知识 67 阅读

巧判电熨斗的温度

巧判电熨斗的温度

普通型电熨斗的温度可以根据水珠滴在熨斗底板上发出的声音及变化情况来判断。60℃100℃时没有声音,水珠不散开;100℃140℃发出嗤嗤的声音,水珠散开,有较大气泡;140℃160℃发出叽由的声音,...

家电知识 156 阅读

套电视机罩的最佳时间

套电视机罩的最佳时间

电视机关闭后,机内尚有一定的热量,马上将机套罩上,机内热量就不宜散失,对电视机的保养不利。如果等电视机内部余热全部散失后再罩上电视机套,又容易把灰尘带入机内,因为电视机关闭后,机...

家电知识 76 阅读

什么是蒸气挂烫机?什么牌子挂烫机好用

什么是蒸气挂烫机?什么牌子挂烫机好用

什么是挂烫机? 挂烫机也叫挂式熨斗、立式烫斗,就是能挂着烫衣服和布料的机器。挂烫机通过内部产生的灼热水蒸汽不断接触衣服和布料,达到软化衣服和布料纤维组织的目的,并通过拉、压喷的动作...

家电知识 110 阅读

电脑摆放环境的选择技巧

电脑摆放环境的选择技巧

电脑摆放环境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下列四点建议仅供参考。 ①电脑应安置在有足够照明亮、无光线直射、无光线闪烁的地方,以避免误操作对机器和操作对象的损坏,减少操作电脑时对眼睛造成的影响...

电脑知识 15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