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节节上升的气温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但天气多变,时寒时暖,雨水逐渐增加,人员流动与接触频繁,是传染病好发季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3月应重点防治流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对此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
■青少年多发腮腺炎
专家介绍,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同时,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腺炎病毒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玩具传播,易在学校、幼儿园内流行,好发于冬春季,尤以3月—6月多见。另一途径是病毒经腮腺管口直接侵犯腮腺而发病。因此,呼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飞沫或接触了流腮患者最近使用过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流腮患者的突出表现就是发热和耳下肿痛。该病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但对流腮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于腮腺炎病毒能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防护不当可造成局部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此病发病时除发热外,还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孩子还可合并脑膜炎,成人多发生胰腺炎和睾丸炎。
■细菌导致食物中毒
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回升,细菌易繁殖,外出旅游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餐饮业超负荷运行,给疾病的传播造成可乘之机,人群吃进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特征是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最短为1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低热或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水样便),严重者可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病情的轻重与摄入的细菌数量以及人体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故同餐人群可能集体发病。
■麻疹 可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的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也可由衣服、玩具等间接传播。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发病对象以儿童为主,成人也有发病,易在幼托机构、小学等集体单位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