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看来,食物是生命之源。
因此给人食物,请人吃饭,是一种很重的情谊;而接受他人的食品,则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须加以回报。
但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回报并不困难。你请了我一顿,我还你一席就是。一来一往,两下也就扯平了。
01
事实上也是如此。
被请的人,很少有不回请的。
而且往往是回请了以后,对方又要以回请的名义再请一次。循环往复,没完没了。
结果自然是谁也不欠谁的,或弄不清谁欠谁。不管谁请谁,都好歹在一起吃了饭。
一起吃了饭又怎么样呢?就有关系了。
我们知道,中国人吃饭,无论家人团聚还是宴请客人,都必定是全体共食:所有的筷子,都伸向同一盘菜;所有的勺子,都伸向同一碗汤。
不管上什么菜,至少在理论上人人有份,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吃上一口。
像西方人那样,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饭,甚至各付各的账,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
显然,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人人都有份,大家一起吃”。
也就是说,中国人真正看重的不是吃,或不仅是吃,而是一起吃。或者说,共食。
02
事实上,请客吃饭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所谓兄弟,不就是在一起吃,吃同一种东西吗?
那么,如果我们也在一起吃了同一种食物,岂非也是兄弟?
所以,无论你我是否同宗,也不论你我是否相识,只要在一起吃了饭,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也就是哥们儿了。
餐桌上答应的事,就得努力去办。餐桌上的许诺是开不得玩笑的,否则就叫食言。
言出于口,食言便意味着把吐出去的东西再吞进来,别人鄙夷不说,自己想想也恶心。
所以,中国人一旦要求人帮忙,便多半要请客吃饭。
当然,请客吃饭也不一定就是有求于人,更多的还在于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
因为请客吃饭的意义,不在于或不完全在于“给人吃”,更在于“一起吃”,即不完全在于“吃了人家的嘴软”,而在于“同吃一碗饭”的情谊。
这种情谊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温情脉脉。
03
当然也不一定要请客吃饭,只要能聚在一起吃就行。
聚在一起吃,就多少有些“共食”的意思。
所以,即便是吃份饭,吃自助餐,也要聚在一起。
关系好一些的,还要把自己的菜拨给对方,或从别人碗里夹菜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不太喜欢分餐制。
尽管许多人都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
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因此不能考虑卫生,也不用顾及身体,要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餐桌上的流行歌曲便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打吊针;感情铁,胃出血”。
一个讲义气的人,应该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献出生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连喝醉酒或吃出病来的风险都不敢承担,谁还会相信你敢为友谊而万死不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