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四川,败也四川!张献忠入川的历史意义
张献忠,别号“八大王”,是明朝后期农民起义的著名人物,与李自成齐名。张献忠一生与蜀地结缘,不但曾经在成都称帝,最后也死在了四川。
张献忠攻城
三度入川
张献忠是陕西人,早年当过捕快,后来犯事被除名,于是投军。没想到的是,本想在军中有所作为的张献忠,这次又因故被开除了。就这样,被斩断了“吃皇粮”路子的张献忠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由于受过军事训练,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成为明廷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
公元1634年,张献忠进攻夔州,被女将军秦良玉击败。1640年,张献忠军被明将左良玉逼入四川,与官军鏖战大半年,各有胜负。后来,迫于形势的张献忠率军进入湖北,并在武昌称王,号称“大西王”。不过,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张献忠并未放弃,于1644年再次挺进,在此正式建立“大西”政权,自称皇帝,并改元“大顺”。同时颁布了新朝历法,还分封四个养子李定国等人为王。大西政权的建立,意味着此时的张献忠和他的部队达到鼎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大西政权受到了四川当地豪强武装、明廷军队,以及后来的清朝军队的疯狂围剿。
屠蜀争议
关于张献忠入川,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张献忠是否对四川进行过大屠杀”这一问题了。根据清朝官方记载,张献忠在占领四川期间曾多次“屠蜀”,以至当地人口仅剩十分之一二。但到了现代,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减少过半是事实,但这并非全是张献忠造成的,因为在张献忠死后,清军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占领四川地区。如果说张献忠几乎杀光四川人的话,那当时风头正盛的清军,进军四川应该不会遇到很大阻力。可见,所谓“正史”,也有值得推敲之处,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只凭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