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开放意识的萌发
19世纪是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世纪,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经过数千年的风雨兴衰,已走到它的尽头。在西方资产阶级的远征下,它面临要么灭亡,要么改变自己的抉择。由于中国统治阶级愚昧颟预、固步自封,缺乏应变能力,中国出现严重的内外危机。进步知识分子在危机的刺激下,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由此导引了改革开放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前,进步知识分子已预感到一场大的变动即将来临,他们认识到,如果再象过去那样泥古守日,空谈经书,是不能使中国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因而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由于清初以来,清王朝实行高度的专制统治,统治阶级和整个社会都变得麻木、保守,墨守成规成为当时国人思想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提倡改革,首先要打破思想上的障碍。鸦片战争时期,改革意识萌发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阐述了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为近代中国一系列改革奠下了最初的基石。
首先,进步知识分子针对顽固守旧派反对变革的陈腐观念,阐述了发展变化是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的思想,指出:“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于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于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于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于今日之物。“昨岁之历,今岁而不可用;高曾器物不如祖父之适用,时愈近、势愈切,圣人乘之,神明生焉,经纬起焉”。古圣先王皆能顺乎时势变化进行改革,变则进步,变则发展。“后世之事胜于三代者三大端:文帝废肉刑,三代酷而后世仁也;柳子非封建,三代私而后世公也;世族变为贡举,与封建之变为郡县何异?”魏源疾呼改革,他称:“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亦无穷极不变之法,亦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亦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龚自珍运用《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观来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并称:“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及,事便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他们还发挥孔子托古改制的思想,阐明了变法改革不是离经叛道,恰恰相反,“探世变者,圣人之至也。”变法改革不仅适应时势需要,也符合先王古圣的本意。这样,他们为自己的变法改革主张披上了古圣先王的外袍,而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阐述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的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调整君臣关系、变科考、重臣威、整吏治;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币制,实行重商主义;整顿军备,加强海防和塞防;改变空疏烦琐、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等等。由于中国积弊积患太多,故改革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轻重缓急。在魏源等人看来,首先需要解决的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思想危机,二是人才危机。他们认为如果国人长睡不醒,昏昏噩噩,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进行;而要进行改革,就要有一批关心国计民生,有真才实学的改革人才。故他们把去“人心之寐患”和去“人才之虚患”放在优先地位。怎样去人心之寐患?关键是“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去人才之虚患的方法是“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这样,“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其他弊端也就迎刃而解。他们看到了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但产生这些弊端的根源是什么,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或方案,都不能跳出传统思想的模式,“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成为他们改革思想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开放意识的产生,他们的改革意识也随之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