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历史>三国历史>

什么是屯田制?魏蜀吴三国为什么都要屯田(2)

来源:shiwenwang.com  作者:实文网  时间:2017-04-01  

  那么,三国时期为什么各国都要实行屯田呢?这是与战乱造成的粮食极度匮乏和区域内有大量的闲置土地有关。

  根据《魏书》的记载,自遭受荒乱,粮食就一直缺乏。等到各地起兵,都不能做一个常年的打算,没有吃的了,就四处抢掠,吃饱了,就把剩余的丢弃,这种在流离中瓦解,没有敌人进攻就破散的队伍不可胜数。像袁绍在河北,军人要采摘树上的桑椹吃,袁术在江淮地区,军人要取食水中的河蚌充饥。至于普通百姓,更是发生人吃人现象,最终造成了统治区域内一片萧条。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战争中表现的也非常充分。吕布夺取了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兵想要夺回,两家已经是你死我活的阵势,不可能有妥协的余地,但就是因为都没有了粮食,双方只好罢战。官渡之战,袁绍失败,曹操并没有紧跟着追击进入河北,实际上也是粮食难以为继。诸葛亮的北伐,几次都是因为粮食供应而不得不放弃。正是因为这种状况,曹操才会认为:安定国家的方法,在于兵强粮足,秦国以优先发展农业兼并天下,汉武帝以屯田安定西域,这是先代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于是下令实行屯田,在各州郡设置屯田的官员。实行屯田的效果是明显的,魏国在实行屯田的当年,只是在许县就收获了粮食百万斛。说曹操后来能够消灭群雄,扫平天下,都是因为实行屯田制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得来,这话虽然有点儿太满,但在征伐中不需要长距离运粮,军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从而稳定军心,却是夺取胜利的基本保证。屯田带来的好处,无疑是曹操的优势之一。

  当然,屯田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大片的闲置土地。为什么天下会有那么多土地闲置呢?这就是战乱造成的严重后果。

  屯田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粮食养兵,但是这个好处别人也不会看不到,到时候诸侯们纷纷效仿,那么只会造成战役的规模加大,战争死亡的人数更多。这也是赵扬最担心的。

  战争中,粮食,是征战的物质基础。要保证粮草供应,发展农业生产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时,在中国古代,一些战争,往往持续时间很长,甚至能够陆陆续续的达到几十年。为了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能够得到长期而稳定的粮食生产供应,更有必要建立一定形式的粮食生产基地。而这种粮食生产基地,最好建在距离交战区域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够保证因为雇佣民夫搬运粮食而导致损耗在路上的粮食减少。而这种方法,就是屯田。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汉武帝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击败匈奴后 ,在国土西陲进行大规模屯田,以给养边防军,这就是边防屯田。

  屯田有时又被称为营田,原意是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实际上,历代不少营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采用军事编制,所生产的粮食主要也是供军需。屯田是强制人们耕种官地。曹魏、元、明的屯田兵有特殊的军籍,世袭服役,地位比较卑下;汉、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编入军队的民户,身份与屯民及普通百姓无何差异 。剥削形式大体有3种:①劳役地租。多是屯官给工具、种子,集体劳作,收获除供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唐、宋屯田多属此类。明、清的漕运屯田,也是一种劳役地租。②分成制实物地租。曹魏屯田,用官牛的,其收获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对半分。西晋初年和前燕的屯田,用官牛的,官八私二;用私牛的,官七私三。③定额实物租。西汉在西北的屯垦,每亩租4斗。屯田的成绩与历代屯田的政策密切相关。大致说来,凡是设置屯田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屯田成绩比较显著,随着封建统治者日趋腐朽,剥削日益加重,屯田劳动者大批死亡或逃散,幸存者怠工,屯田也就逐渐变质瓦解。

相关文章

什么是屯田制?魏蜀吴三国为什么都要屯田
人气:187
三国历史
什么是屯田制?魏蜀吴三国为什么都要屯田

大家都在看

唐代官吏缘何“恋栈”不愿退休

唐代官吏缘何“恋栈”不愿退休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老妪能解,但读来意犹未尽,具有极高的文学与社会价值,即使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诗《不致仕》便是一例。《白居易诗集》中的系列长诗《秦中吟》中有《不致仕》一首,这首讽谕诗,讽刺了一...

唐朝历史 206 阅读

南唐后主李煜之死:生与死都在七月七日七夕节

南唐后主李煜之死:生与死都在七月七日七夕节

李煜: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

五代十国 260 阅读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蒙古建国的前一年,曾发兵攻略过西夏。蒙古建国后,矛头指向西夏和金国,采取先弱后强的战略,先发兵伐西夏。夏襄宗应天二年(1207年),蒙古军又大举攻夏,破兀剌海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

夏朝历史 83 阅读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的儿子一直是历史学界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项羽作为一代西楚霸王不到30岁就死了,史记记载项羽死的那一年,他还没有过30岁的生日,所以可以说...

野史秘闻 154 阅读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和欺侮,十四年艰苦抗战,以牺牲上千万军民为代价换来了胜利的荣誉。抗战中虽有一些腐败,但并不严重,否则抗战的仗就会打不下去。抗战中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躯,包括...

民国历史 213 阅读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 太平天国作为一次农民战争,失败是正常的。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只在于打击腐朽的封建势力,扶正历史前进的轨道。至于自身的历史归宿,或则被地主阶级镇压下去,或...

民国历史 154 阅读

明朝中期朝政情况介绍

明朝中期朝政情况介绍

明中期朝政 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1435年,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此时太监王振开始干涉朝政,1442年遏制王振权势的张太皇太后去世后王振大肆揽权。元老重臣三杨死后,王振更专横跋扈,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

明朝历史 129 阅读

黄巾之乱: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黄巾之乱: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黄巾之乱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迅速发展到...

三国历史 159 阅读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由于两汉对秦已下恶评,随着时代的发展,秦的骂名便滚滚而来。发展至唐宋,就有了孟姜女对始皇暴政的血泪控诉。这个故事说始皇时,...

历史知识 456 阅读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三反”运动的意义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三反”运动的意义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 三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开展的一场反腐败斗争,持续一年之后宣告结束。继三反运动之后,中共中央又发动过诸如三反双减运动、一打三反运动等类似的政治运动。可见,一个国家、一种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

民国历史 129 阅读

《红楼梦》解:林黛玉的雅号

《红楼梦》解:林黛玉的雅号

林黛玉的雅号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角,她本来的真身前世是受了神瑛侍者灌溉的绛珠仙草,所以这辈子注定和贾宝玉要有所牵扯,同时林黛玉也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相貌长得非...

野史秘闻 174 阅读

隋朝林邑(南蛮)民族的列传

隋朝林邑(南蛮)民族的列传

隋书南蛮列传 林邑之先,因汉末交阯女子征侧之乱,内县功曹子区连杀县令,自号为王。无子,其甥范熊代立,死,子逸立。日南人范文因乱为逸仆隶,遂教之筑宫室,造器械。逸甚信任,使文将兵,极得众心。文因问其子弟,或...

隋朝历史 151 阅读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2012年3月,经典黄梅戏《浮生六记》在安庆剧院搬上舞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戏迷们为演员精湛的演出陶醉不已时,也对剧中主角沈复是个怎样的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沈复...

野史秘闻 126 阅读

秦亡之论:秦朝是因李斯与赵高而灭亡?

秦亡之论:秦朝是因李斯与赵高而灭亡?

秦亡之论 《淮南子人间训》: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 《淮南子泰族训》: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事愈烦而乱愈生。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

秦朝历史 118 阅读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第三次大败高俅之后,梁山众多好汉活捉了高俅,当时梁山众人都想杀掉高俅这个奸臣。可是宋江却在高俅答应招安梁山之后,放走了高俅。那么,宋江...

野史秘闻 21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