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历史>汉朝历史>

娄敬的简介:娄敬社会进步的“试 金石”

来源:shiwenwang.com  作者:实文网  时间:2017-03-31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

  汉高祖七年,出使匈奴,认为不可击匈奴,刘邦非但不听,反将他押在广武。刘邦先到平城,主力未至,冒顿单于倾全国之兵,乘刘邦巡视白登之际,将刘邦团团围住。陈平解白登之围后,高祖复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娄敬建议与匈奴和亲,并徙六国后裔和强宗豪族十余万人至关中。

  娄敬是汉初齐国人。汉高祖五年,他被征为戍卒前往陇西守边,路过洛阳时,请人引荐见到了刘邦。当时新朝已确定“都洛阳”,娄敬则从历史、人口、赋税、军事等多个方面分析,说应放弃洛阳,“入关而都之”。张良极为赞赏他的意见,于是刘邦“即日车驾西都关中”——长安从此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帝都。娄敬也因此改变命运,从一介戍卒变为刘邦身边的高级幕僚。

  以后娄敬又做了两件事。一是谏阻刘邦向匈奴用兵。娄敬提出后,被刘邦臭骂了一顿,且给他戴上镣铐关了起来。刘邦率兵冒进于白登山,差一点做了单于的俘虏,这才醒悟到“妄言沮吾军”的娄敬是正确的,于是赦免了他并封侯。二是建议与匈奴“和亲”,这一条刘邦顺利接受了。

  这两件事都是彪炳史册的,尤其是“和亲”一策,创建了中原朝廷与四夷少数民族政权和平相处的模式和纽带,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王昭君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可见这位卑贱的戍卒,原来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和高超智慧的大腕级智囊。

  古往今来,社会底层蕴藏着很多“娄敬”,假如他们没有上升的空间,只有“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像野草一样任人踩踏,自生自灭,那么,国家将会因此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仍说娄敬,假如他只能到陇西做戍卒,朝廷听不到他的高见,仅执意与匈奴作战这一项,汉王朝就不知要遭受多少损失。再以林肯为例,他也出身卑贱,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挣扎,曾经一个冬天给雇主劈了1000根木条。假如社会让他一直当个劈柴工,美国十九世纪进步的历程肯定要受影响。我国历史上的管仲、陈平、石勒、魏征、张九龄、狄青、范仲淹、戚继光、郑板桥等等,都是贫寒出身,甚至是奴隶。假如社会令他们一直在底层做“戍卒”,那么,中华民族的辉煌又从何谈起呢?王充曾这样评论六国时期人才的作用,“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真是画龙点睛之论。

  同时,还可能引发社会溃败和动荡。这让我想到了《水浒》中的宋江,此人酒醉后写下“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酒醉心明白,宋江为什么要造反,那就是有志难伸呀。以宋江的本事,把他固定在郓城县押司位上,显然是太屈才了。明朝的李自成,有统帅百万大军之才,但加入义军之前,他却只是米脂县银川驿的一个马夫,但就这也“下岗”了。还有陈胜、吴广、王匡、窦建德、王仙芝、王小波、李秀成等等,假如他们的上升空间不被堵死,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最起码可以做个实业家,而不是像被念了定身咒一样,把他们永远固定在“戍卒”位上。那么,我看他们多不会揭竿而起从而成为“江洋大盗”。

  娄敬们上升渠道被堵死的另一种结果,必然是庸才挡道,“瓦釜雷鸣”,社会由此陷入空转?和溃败状态。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又何止一个元朝?)刘基短短的一篇《卖柑者说》,就告诉了人们根由,因为朝中坐着无数无才无德之辈,“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振镛能在乾、嘉、道三朝“坐高堂,骑大马”,这就预示了那个时代,必然是个停滞、溃烂的时代。

  当然,衡量一个社会是进步还是落后,文明还是丑陋,光明还是黑暗,应该说不止一块“试金石”,比如民生、道德、治安、活力、自由度等等都是,但“娄敬”无疑是一块重要的“试金石”。各色各样的“娄敬”能顺利地脱颖而出,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进步、文明和光明的;反之,肯定是落后、丑陋和黑暗的。

  比如大唐的“贞观盛世”,其实那首先是人才的盛世,当时朝中可谓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最令人感叹的是马周,此人进入中央政府前,只是个分文不名、浪迹江湖的无业青年,但最后却成了贞观名相。人才如此充分涌现,那盛世就挡也挡不住了。

  政治清明、公平公正,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让“娄敬”及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改革应向着这个目标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相关文章

娄敬的简介:娄敬社会进步的“试 金石”
人气:190
汉朝历史
娄敬的简介:娄敬社会进步的“试 金石”

大家都在看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三反”运动的意义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三反”运动的意义

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 三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开展的一场反腐败斗争,持续一年之后宣告结束。继三反运动之后,中共中央又发动过诸如三反双减运动、一打三反运动等类似的政治运动。可见,一个国家、一种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

民国历史 129 阅读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14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何却输给了共产党?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和欺侮,十四年艰苦抗战,以牺牲上千万军民为代价换来了胜利的荣誉。抗战中虽有一些腐败,但并不严重,否则抗战的仗就会打不下去。抗战中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躯,包括...

民国历史 213 阅读

明朝中期朝政情况介绍

明朝中期朝政情况介绍

明中期朝政 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1435年,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此时太监王振开始干涉朝政,1442年遏制王振权势的张太皇太后去世后王振大肆揽权。元老重臣三杨死后,王振更专横跋扈,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

明朝历史 129 阅读

南唐后主李煜之死:生与死都在七月七日七夕节

南唐后主李煜之死:生与死都在七月七日七夕节

李煜: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

五代十国 260 阅读

《红楼梦》解:林黛玉的雅号

《红楼梦》解:林黛玉的雅号

林黛玉的雅号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角,她本来的真身前世是受了神瑛侍者灌溉的绛珠仙草,所以这辈子注定和贾宝玉要有所牵扯,同时林黛玉也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相貌长得非...

野史秘闻 174 阅读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孟姜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由于两汉对秦已下恶评,随着时代的发展,秦的骂名便滚滚而来。发展至唐宋,就有了孟姜女对始皇暴政的血泪控诉。这个故事说始皇时,...

历史知识 456 阅读

黄巾之乱: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黄巾之乱: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黄巾之乱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迅速发展到...

三国历史 159 阅读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有儿子吗?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到底是谁? 项羽的儿子一直是历史学界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项羽作为一代西楚霸王不到30岁就死了,史记记载项羽死的那一年,他还没有过30岁的生日,所以可以说...

野史秘闻 154 阅读

隋朝林邑(南蛮)民族的列传

隋朝林邑(南蛮)民族的列传

隋书南蛮列传 林邑之先,因汉末交阯女子征侧之乱,内县功曹子区连杀县令,自号为王。无子,其甥范熊代立,死,子逸立。日南人范文因乱为逸仆隶,遂教之筑宫室,造器械。逸甚信任,使文将兵,极得众心。文因问其子弟,或...

隋朝历史 151 阅读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 太平天国作为一次农民战争,失败是正常的。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只在于打击腐朽的封建势力,扶正历史前进的轨道。至于自身的历史归宿,或则被地主阶级镇压下去,或...

民国历史 154 阅读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文学家沈复是个怎样的人 2012年3月,经典黄梅戏《浮生六记》在安庆剧院搬上舞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戏迷们为演员精湛的演出陶醉不已时,也对剧中主角沈复是个怎样的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沈复...

野史秘闻 126 阅读

唐代官吏缘何“恋栈”不愿退休

唐代官吏缘何“恋栈”不愿退休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老妪能解,但读来意犹未尽,具有极高的文学与社会价值,即使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诗《不致仕》便是一例。《白居易诗集》中的系列长诗《秦中吟》中有《不致仕》一首,这首讽谕诗,讽刺了一...

唐朝历史 206 阅读

秦亡之论:秦朝是因李斯与赵高而灭亡?

秦亡之论:秦朝是因李斯与赵高而灭亡?

秦亡之论 《淮南子人间训》: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 《淮南子泰族训》: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事愈烦而乱愈生。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

秦朝历史 118 阅读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西夏历史:蒙灭西夏之战过程及结果

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蒙古建国的前一年,曾发兵攻略过西夏。蒙古建国后,矛头指向西夏和金国,采取先弱后强的战略,先发兵伐西夏。夏襄宗应天二年(1207年),蒙古军又大举攻夏,破兀剌海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

夏朝历史 83 阅读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为什么不杀高俅?宋江不杀高俅原因探析 宋江第三次大败高俅之后,梁山众多好汉活捉了高俅,当时梁山众人都想杀掉高俅这个奸臣。可是宋江却在高俅答应招安梁山之后,放走了高俅。那么,宋江...

野史秘闻 21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