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国学>集部>

《楚辞·九章·抽思》原文/译文/赏析

来源:zhuakuai.com  作者:屈原  时间:2016-12-22  

  简介

  《抽思》为屈原所作《九章》之四。题目取之于诗篇中“少歌”之首句。《抽丝》的前半部分回顾了楚怀王时期自己忠心事主反遭谗害放逐的经历,后半部分主要表达了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君王的怀念,篇中诗人魂牵梦绕的故园之情,可谓动人心魂。
 

  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少歌曰:

  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惸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乱曰: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诗词解释

  心里的忧愁万分郁结, 孤独地唉声叹气不断悲伤。

  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开怀, 只恨长夜漫漫天总不亮。

  秋风一吹万物都要萧条, 坏人当道真是一片糟糕!

  你为什么那样地容易急躁, 你使我心神不安呵,尊贵的香草!

  想索性离开故乡跑向国外, 看到人民的灾难又镇定下来。

  我把菲薄的衷情织成歌辞, 想呈现给你呀,我所敬爱。

  你早先已经给我约好, 我们在黄昏时候见面。

  但你在半途又改变了, 丢掉了我去和别人缠绵。

  你把你的美好向我夸耀, 你把你的长处向我矜示。

  你对我说的话全不守信用, 你只是无原故地对我生气。

  想乘着你空闲自行表白, 心里害怕又不敢这样做。

  我踌躇,但我总想见你,  可怜我的心是徬徨无主。

  我把这情景编成了歌辞,  但你假装耳聋不肯倾听。

  我知道直切的人不会讨好, 大家也真的当我成眼中钉。

  以前我所陈述的有凭有据, 难道到现在便都已经忘了?

  我为什么总喜欢侃侃而谈,  是希望你的光彩更加辉耀。

  愿以三王五伯作为你的榜样, 愿以彭咸作为我自己的典型。

  我们一切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普天下都要传遍我们的名声。

  善行要靠自己努力,不从外来, 名声要与实际相符,不要虚假。

  哪有不给予的而能得到酬报?  哪有不种瓜的而能够得到瓜?

  小歌

  我为美人唱出我的幽情, 日日夜夜都没人佐证。

  把他的美好向我矜骄, 把我的歌辞在耳边溜掉。

  唱道

  一只鸟儿从南方飞来, 停留在汉水之北。

  毛羽十分美丽,孤单地在异乡作客。

  没有一个知交,也没有谁介绍。

  相隔既远而被人忘怀。 要自荐也没有路道。

  望着北山而流眼泪, 对着流水而自哀悼。

  孟夏的夜景本来很短,为什么长起来就像一年?

  郢都的路途确是遥远,梦魂一夜要走九遍。

  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想直走但又未能, 梦魂往来多么劳顿。

  为什么我的性情这样端直,别人的看法却和我不同。

  替我媒介的人都欠工夫,也还不知道我的从容。

  尾声

  水浅滩长,   我溯沧浪而上。

  回望南方,   聊以解慰愁肠。

  怪石崎岖,   行走不如人愿。

  迂回超越,   使我进退两难。

  迟疑不进,   落宿在这北姑。

  心烦意乱,   万事颠沛糊涂。

  叹息悲伤,   神魂飞向远处。

  地偏路远,   没人代为诉苦。

  调整思路,   作歌聊以自娱。

  忧愁难解,   有谁可以告诉? (郭沫若译)

大家都在看

《荀子》名言

《荀子》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

国学赏析 1754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经部 2415 阅读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

古文典籍 370 阅读

《中庸》简介

《中庸》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

古文典籍 357 阅读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简介: 本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孟冬赤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山水特征,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 〔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

古文典籍 140 阅读

《大学》简介

《大学》简介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

古文典籍 155 阅读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

古文典籍 187 阅读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

古文典籍 275 阅读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

古文典籍 249 阅读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

古文典籍 247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劐,为纟希为纟谷,服之无肄。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①葛...

经部 366 阅读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

古文典籍 136 阅读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

古文典籍 152 阅读

陋室铭

陋室铭

简介: 本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古文典籍 269 阅读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 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古文典籍 20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