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据统计有66种说法,现举出有代表性的五种:
① 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② 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
③ 游国恩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名《劳商》。
④ 林庚认为离骚即“牢骚”,“离”“牢”是双声字。
⑤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
离骚简介
“《离骚》者,犹离忧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
“离忧”或“离尤”之语,以此说法最可信。
《离骚》是中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被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
《楚辞》中。补:《楚辞》——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
“楚辞”——诗歌样式
附:风骚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创作缘由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罹忧也。”;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