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国学>史部>

《资治通鉴·后汉纪·后汉纪三》全文/译文(2)

来源:zhuakuai.com  作者:司马光  时间:2017-02-22  

  译文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后汉纪三后汉高祖乾元年(戊申,公元948年)

  [1]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1]三月,丙辰(初七),史弘肇出仕复职,加官兼侍中。

  [2]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之。丙寅,以益兼中书令,行开封尹。

  [2]侯益家里财产丰厚,送厚礼贿赂执掌政权的大臣和史弘肇等人,因此众大臣交口称赞。丙寅(十七日),任命侯益兼中书令,代理开封尹。

  [3]改广晋为大名府,晋昌军为永兴军。

  [3]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晋昌军为永兴军。

  [4]侯益盛毁王景崇于朝,言其恣横。景崇闻益尹开封,知事已变,内不自安,且怨朝廷。会诏遣供奉官王益如凤翔,征赵匡赞牙兵诣阙,赵思绾等甚惧,景崇因以言激之。思绾途中谓其党常彦卿曰:“小太尉已落其手,吾属至京师,并死矣,奈何?”彦卿曰:“临机制变,子勿复言!”

  [4]侯益在朝中大肆诋毁王景崇,说他恣意横行。王景崇听说侯益为开封尹,明白事态已产生变化,内心忐忑不安,而且埋怨朝廷。正赶上诏令派供奉官王益到凤翔,取赵匡赞的牙兵带回京城,牙校赵思绾等人很害怕,王景崇乘机用话语相激。赵思绾在路上对他的党羽常彦卿说:“小太尉赵匡赞已落入他们的手中,我们到达京城,都得死了,怎么办?”常彦卿说:“见机行事,你不要再说!”

  癸酉,至长安,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迎王益,置酒于客亭。思绾前白曰:“壕寨使已定舍馆于城东。今将士家属皆在城中,欲各入城挈家诣城东宿。”友规等然之。时思绾等皆无铠仗,既入西门,有州校坐门侧,思绾遽夺其剑斩之。其徒因大噪,持白梃,杀守门者十余人,分遣其党守诸门。思绾入府,开库取铠仗给之,友规等皆逃去。思绾遂据城,集城中少年,得四千余人,缮城隍,葺楼堞,旬日间,战守之具皆备。

  癸酉(二十四日),到达长安,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城迎接王益,并在客亭设置酒宴款待。这时,赵思绾走上前来说:“壕寨使已经把舍馆定在城东,现在将士的家属都在城中,想各自进城把家属带到城东住宿。”安友规等人同意。当时赵思绾等人都没有武器铠甲,进了西门,见有该州军校坐在门旁,赵思绾突然夺过他的剑把他杀死;赵思绾的党羽乘势大喊大叫,拿着棍子,打死十几个守门兵士,派遣党羽分别把守各个大门。赵思绾进入府衙,打开府库取出武器铠甲分给大家,安友规等人都逃跑离开。赵思绾于是占据了长安城,集中城内少年,约有四千多人,修缮护城壕沟,整治城楼矮墙,十天之内,作战守卫的器械样样齐备。

  王景崇讽凤翔吏民表景崇知军府事,朝廷患之,甲戌,徙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徙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并同平章事。以景崇为州留后,令便道之官。

  王景崇示意凤翔的官吏士民向朝廷上表,推举自己主持军府事务,朝廷对此深为担忧。甲戌(二十五日),调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调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都为同平章事。命王景崇为州留后,让他抄近路赴任。

  虢州伶人靖边庭杀团练使田令方,驱掠州民,奔赵思绾。至潼关,潼关守将出击之,其众皆溃。

  虢州的艺人靖边庭杀死团练使田令方,裹胁州中百姓,投奔赵思绾。到了潼关,潼关守将出关迎击,他的一群人全都溃散了。

  [5]初,契丹主北归,至定州,以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徙故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方简怨恚,且惧入朝为契丹所留,迁延不受命,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控守要害。契丹攻之,不克。未几,遣使请降,帝复其旧官,以捍契丹。

  [5]当初,契丹主北行回国,来到定州,命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调原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孙方简怨恨愤怒,又怕到了契丹朝廷被他们扣留,所以拖延时日不接受任命,率领他的党羽三千多人守卫狼山原来的山寨,控制固守各处要害。契丹兵进攻,未能攻克。不久,他派使者见后汉高祖请求归降,高祖恢复他的原官职,用他来抵御契丹。

  邪律忠闻邺都既平,常惧华人为变。诏以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使出兵经略定州。未行,忠与麻等焚掠定州,悉驱其人弃城北去。孙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还据定州,又奏以弟行友为易州刺史,方遇为泰州刺史。每契丹入寇,兄弟奔命,契丹颇畏之。于是晋末州县陷契丹者,皆复为汉有矣。

  邪律忠听说邺都已被平定,常常害怕汉人发动事变。后汉高祖诏令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派他出兵整治定州。还没出兵,邪律忠和麻等人已劫掠焚烧了定州,驱赶定州百姓弃城北去。孙方简从狼山率领几百名军兵,回来占领定州,又上奏章请任命弟弟孙行友为易州刺史、孙方遇为泰州刺史。每当契丹人入侵,兄弟三人就奔走抵抗,契丹人很害怕他们,于是后晋末年州县陷落到契丹人手中的,都又为后汉所有了。

  丙子,以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丙子(二十七日),后汉任命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麻至其国,契丹主责以失守。麻不服,曰:“因朝廷征汉官致乱耳。”契丹主鸩杀之。

  麻回到辽国,契丹主责备他失守,麻不服气,说:“这是因为朝廷招收任用汉官,才导致今天的祸乱!”契丹主将他毒死。

  [6]苏逢吉等为相,多迁补官吏;杨以为虚费国用,所奏多抑之,逢吉等不悦。

  [6]苏逢吉等人作宰相,频繁提升补充官员,杨认为白白耗费国家钱财,在奏章里多次贬抑这种作法,苏逢吉等人不高兴。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言:“今关西纷扰,外御为急。二枢密皆佐命功臣,官虽贵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镇。枢机之务在陛下目前,易以裁决,逢吉、禹自先帝时任事,皆可委也。”杨、郭威闻之,见太后泣诉,称:“臣等从先帝起艰难中,今天子取人言,欲弃之于外。况关西方有事,臣等何忍自取安逸,不顾社稷。若臣等必不任职,乞留过山陵。”太后怒,以让帝,曰:“国家勋旧之臣,奈何听人言而逐之!”帝曰:“此宰相所言也。”因诘责宰相。涛曰:“此疏臣独为之,他人无预。”丁丑,罢涛政事,勒归私第。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说:“现在关西形势纷乱,抵御外寇入侵是当务之急。二位枢密使都是先朝辅佐创业的功臣,官阶虽然显贵但家资并不富裕,应该授予他们重要的大藩镇。枢密机要的事务,在陛下眼前,容易裁决,况且苏逢吉、苏禹都是从先帝时就任职,都可以委托。”杨、郭威听说,入宫向太后哭诉道:“我们跟随先帝在艰难中起来,现在天子听信人几句话,要把我们弃置在外。况且关西正有事,我们怎忍自求安逸,不顾社稷的安危。如果我们一定不称职,请求留我们过了先帝灵柩出殡。”太后大怒,责备后汉隐帝道:“国家元勋旧臣,怎么能听人几句话就放逐他们!”后汉隐帝说:“这是宰相说的。”于是又去责问宰相苏逢吉等人,李涛说:“这篇疏文是臣独自写的,别人没有参预。”丁丑(二十八日),罢免李涛官职,勒令回归家中。

  [7]是日,、泾、同、华四镇俱上言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与永兴、凤翔同反。

  [7]当天,、泾、同、华四镇都向朝廷上报: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和永兴、凤翔二镇同时反叛。

  始,守贞闻杜重威死而惧,阴有异志。自以晋世尝为上将,有战功,素好施,得士卒心。汉室新造,天子年少初立,执政皆后进,有轻朝廷之志。乃招纳亡命,养死士,治城堑,缮甲兵,昼夜不息。遣人间道赍蜡丸结契丹,屡为边吏所获。

  开始,李守贞听说杜重威被杀而心中害怕,暗中萌生反叛念头。自以为后晋时曾为上将,有战功,平常慷慨好施,所以颇得士兵之心。现在后汉新建,皇帝年轻刚刚继位,执掌朝政都是后来进身的官员,所以有轻视朝廷看法。于是招纳亡命之徒,豢养敢死之士,治理城墙壕堑,修缮武器铠甲,日夜不停。又派人从小路带着蜡丸密信去勾结契丹,多次被把守边关的官吏所查获。

  浚仪人赵修己,素善术数,自守贞镇滑州,署司户参军,累从移镇,为守贞言:“时命不可,勿妄动!”前后切谏非一,守贞不听,乃称疾归乡里。僧总伦,以术媚守贞,言其必为天子,守贞信之。又尝会将佐置酒,引弓指《舐掌虎图》曰:“吾有非常之福,当中其舌。”一发中之,左右皆贺。守贞益自负。

  浚仪人赵修己,素来擅长星象占卜之术,自从李守贞镇守滑州,署理司户参军,屡次跟随藩镇调动,对李守贞说:“时运、天命不允许,不要轻举妄动!”前后恳切劝谏不止一次,李守贞不听,他于是声称有病回家乡。僧人总伦,用他的法术讨好李守贞,说他一定要作天子,李守贞信以为真。又曾和将佐聚会设置酒宴,弯弓搭箭指着《舐掌虎图》说:“我如果有非常的福份,就当

  射中它的舌头。”一箭射中,周围人都向他祝贺,李守贞更加自命不凡。

  会赵思绾据长安,奉表献御衣于守贞,守贞自谓天人协契,乃自称秦王。遣其骁将平陆王继勋据潼关,以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正赶上赵思绾占领了长安城,向李守贞奉上表章献上御衣。李守贞自认为是天意、人心共同默契,于是自称秦王,派他的骁将平陆人王继勋占据潼关,任命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同州距河中最近,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守贞所为,奏请先为之备,诏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将部兵戍同州;故守贞起兵,同州不为所并。金山,云州人也。

  同州距离河中最近,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侦察李守贞的所作所为,并奏请朝廷早作防范,后汉隐帝颁诏令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率所部守卫同州;所以李守贞起兵时,同州没有被他吞并。罗金山是云州人。

  [8]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发兵屯境上,奏称:“去三载前羌族毋杀绥州刺史李仁裕叛去,请讨之。”庆州上言:“请益兵为备。”诏以司天言,今岁不利先举兵,谕止之。

  [8]后汉定难节度使李彝殷起兵驻守境上,向朝廷上奏章,称:“三年以前,羌族毋杀死绥州刺史李仁裕反叛逃走,请求发兵征讨。”庆州上奏道:“请增加兵力作准备。”后汉隐帝颁诏书以司天官说,今年不利于先动兵戈,劝谕制止众将行动。

  [9]夏,四月,辛巳,陕州都监王玉奏克复潼关。

  [9]夏季,四月,辛巳(初二),陕州都监王玉奏报收复潼关。

  [10]帝与左右谋,以太后怒李涛离间,欲更进用二枢密,以明非帝意。左右亦疾二苏之专,欲夺其权,共劝之。壬午,制以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以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又加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

  [10]后汉隐帝和身边的大臣商量,因太后恼怒李涛的挑拔离间,现在想再进用两位枢密使,以便表明前举不是皇帝的意思。大臣们也憎恨二苏专政,想夺他们的权,所以都劝勉皇帝这样干。壬午(初三),制令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官职照旧;命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又三司使王章加官同平章事。

  凡中书除官,诸司奏事,帝皆委斟酌。自是三相拱手,政事尽决于。事有未更所可否者,莫敢施行,遂成凝滞。三相每进拟用人,苟不出意,虽簿、尉亦不之与。素不喜书生,常言:“国家府廪实,甲兵强,乃为急务。至于文章礼乐,何足介意!”既恨二苏排己,又以其除官太滥,为众所非,欲矫其弊,由是艰于除拜,士大夫往往有自汉兴至亡不沾一命者;凡门荫及百司入仕者悉罢之。虽由之愚蔽,时人亦咎二苏之不公所致云。

  凡中书省任命官员、各司上奏公事,后汉隐帝全委任杨斟酌办理。从此其它三位宰相全都拱手无事,一切政事都决定于杨。凡事有未经杨认可,没有人敢施行,便形成梗塞。三位宰相每次所拟的进用人选,只要不出于杨之意,即使主簿、尉这样的小官也不给,杨历来不喜欢书生,常说:“国家的府库仓廪要充实,兵力要强盛,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文章礼乐,有什么值得介意!”他既怀恨二苏曾排斥自己,又因二苏原来任命官员太滥,被众人非议指责,想要矫正这一弊病,因此授予官职就很难了,士大夫里多有从后汉兴到后汉亡不曾受过一次升迁;还规定:凡靠祖、父余荫得官的子弟以及从各个部门入仕的,全部罢免。这虽说由于杨的愚昧闭塞,但当时人们也归咎于二苏封官办事不公所致。

  [11]以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永兴行营都部署,将侍卫兵讨赵思绾。戊子,以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辛卯,削夺李守贞官爵,命文珂等会兵讨之。乙未,以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侯。

  [11]后汉隐帝命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任永兴行营都部署,率领侍卫兵讨伐赵思绾。戊子(初九),命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辛卯(十二日),削去李守贞的官职爵位,命白文珂等将领合兵讨伐他。乙未(十六日),命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候。

  [12]王景崇迁延不之州,阅集凤翔丁壮,诈言讨赵思绾,仍牒州会兵。

  [12]王景崇拖延时日不去州上任,招集、检阅凤翔的壮丁,假称要讨伐赵思绾,并发牒文与州合兵。

  [13]契丹主如辽阳,故晋主与太后、皇后皆谒见。有禅奴利者,契丹主之妻兄也,闻晋主有女未嫁,诣晋主求之;晋主辞以幼。后数日,契丹主使人驰取其女而去,以赐禅奴。

  [13]契丹主到了辽阳,前后晋主和太后、皇后都拜见他。有个叫禅奴利的,是契丹主妻子的哥哥,他听说后晋主有女儿尚未出嫁,就去见后晋主求婚,后晋主以女儿年龄幼小推辞。过了几天,契丹主派人骑马取走他女儿,赐给禅奴利。

  [14]王景崇遗蜀凤州刺史徐彦书,求通互市。壬戌,蜀主使彦复书招之。

  [14]王景崇致信给后蜀凤州刺史徐彦,要求互通贸易。壬戌(疑误),后蜀主命徐彦回信招降他。

  [15]契丹主留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台符逃归。

  [15]契丹主扣留后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徐台符逃回。

  [16]五月,乙亥,滑州言河决鱼池。

  [16]五月,乙亥(二十七日),滑州上报,黄河在鱼池决口。

  [17]六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17]六月,戊寅朔(初一),出现日食。

  [18]辛巳,以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18]辛巳(初四),后汉隐帝命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任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19]乙酉,王景崇遣使请降于蜀,亦受李守贞官爵。

  [19]乙酉(初八),王景崇派使者向后蜀请求归降,同时接受李守贞给予的官爵。

  [20]高从诲既与汉绝,北方商旅不至,境内贫乏,乃遣使上表谢罪,乞修职贡;诏遣使慰抚之。

  [20]高从诲与后汉断绝往来后,北方的商人不再来,境内贫困、物资缺乏,于是派使者向后汉上表章谢罪,并请允许履行交纳贡品的职责;后汉隐帝诏令派使者前去安抚。

  [21]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长安,伤重而卒。

  [21]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打长安,身受重伤而去世。

  [22]秋,七月,以工部侍郎李充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22]秋季,七月,后汉隐帝命工部侍郎李充任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23]庚申,加枢密使郭威同平章事。

  [23]庚申(十三日),枢密使郭威加官任同平章事。

  [24]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性豪侈,强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狱,系负债者,或历年至有庾死者。其子检校左仆射继昭,好击剑,尝与僧归信访善剑者,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与业有隙,密告业、继昭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复从而谮之。甲子,业入朝,蜀主命壮士就都堂击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籍没其家。

  [24]后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生性豪放、奢侈,强买别人的田地住宅,在自己的宅院里藏匿亡命的罪犯;私设监狱,抓欠债的人,有时关押多年以至有病死的。他的儿子检校左仆射张继昭,喜好击剑,曾和归信和尚走访善于击剑的高手。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和张业有仇隙,密告张业、张继昭二人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又趁机诬陷他们,甲子(十七日),张业上朝,后蜀主命令壮士在都堂里把他杀死,下诏书公布他的罪恶,抄没他的家产。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亦专权贪纵,卖官鬻狱,四方馈献,皆先输处回,次及内府,家赀巨万。子德钧,亦骄横。张业既死,蜀主不忍杀处回,听归私第;处回惶恐辞位,以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也擅权专横,贪婪恣肆,出卖官职,收受罪犯的贿赂,各地赠送的贡物,都先送到王处回处,其次给皇帝内府,他家产巨万,他的儿子王德钧,也骄横跋扈。张业被处死后,后蜀主不忍心杀王处回,让他回家;王处回慌忙辞去官职,后蜀主任他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蜀主欲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以其名位素轻,乃授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昭远,成都人,幼以僧童从其师入府,蜀高祖爱其敏慧,令给事蜀主左右;至是,委以机务,府库金帛,恣其取与,不复会计。

  后蜀主想让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但因他们的名声和地位向来轻微,就授予他们为通奏使,主持枢密院事务。王昭远是成都人,年幼时做小和尚随他的师傅进入都府,后蜀高祖喜爱他聪明敏捷,让他在后蜀主身边供事;到这时,委任他国家重要事务,府库里的金银财帛,任其随意拿取,不再计算。

  [25]戊辰,以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白文珂兼知河中行府事。

  [25]戊辰(二十一日),后汉隐帝任命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白文珂兼理主持河中行府事务。

  [26]蜀主以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并同平章事。

  [26]后蜀主命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都为同平章事。

  [27]蜀安思谦谋尽去旧将,又谮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欲代其位,夜,发兵围其第。会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极言廷隐无罪,乃得免。廷隐因称疾,固请解军职;甲戌,蜀主许之。

  [27]后蜀安思谦谋划把旧将全部除掉,又诬陷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企图取代他的权位,夜里派兵包围了他的住宅。正赶上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全力辩解赵廷隐没有罪,才免罪。赵廷隐因此声称有病,坚持请求解除自己的军权;甲戌(二十七日),后蜀主答应。

  [28]凤翔节度使赵晖至长安;乙亥,表王景崇反状益明,请进兵击之。

  [28]凤翔节度使赵晖来到长安;乙亥(二十八日),上表章说王景崇反叛的情况日益明显,请求发兵进攻。

  [29]初,高祖镇河东,皇弟崇为马步都指挥使,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权,有隙。及威执政,崇忧之。节度判官郑珙,劝崇为自全计,崇从之。珙,青州人也。八月,庚辰,崇表募兵四指挥,自是选募勇士,招纳亡命,缮甲兵,实府库,罢上供财赋,皆以备契丹为名;朝廷诏令,多不禀承。

  [29]当初,后汉高祖镇守河东,皇弟刘崇是马步都指挥使,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夺权力,二人有仇隙。等到郭威执政,刘崇很担扰。节度判官郑珙劝刘崇安排保全自己之计,刘崇听从了。郑珙是青州人。八月庚辰(初四),刘崇上表招募四个指挥的士兵,从此他精选招募勇士,收纳亡命的罪犯,修缮兵器装备,充实官仓府库,停止向朝廷上缴的赋税财物,都以防御契丹入侵为名;朝廷所下的诏令,大多不接受。

  [30]自河中、永兴、凤翔三镇拒命以来,朝廷继遣诸将讨之。昭义节度使常思屯潼关,白文珂屯同州,赵晖屯咸阳。惟郭从义、王峻置栅近长安,而二人相恶如水火,自春徂秋,皆相仗莫肯攻战。帝患之,欲遣重臣临督,壬午,以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诸军皆受威节度。

  [30]自从河中、永兴、凤翔三个藩镇抗拒朝廷命令以来,朝廷连续派众将领讨伐他们。昭义节度使常思屯兵潼关,白文珂屯兵同州,赵晖屯兵咸阳。只有郭从义、王峻在靠近长安的地方设置栅栏,但是郭、王二人相互交恶,就像水火不能相容,所以从春到秋二人都对峙观望不肯进攻作战。后汉隐帝为此忧虑,想派一位朝廷重臣临阵督战,壬午(初六),命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各军都受郭威的调度。

  威将行,问策于太师冯道。道曰:“守贞自谓旧将,为士卒所附,愿公勿爱官物,以赐士卒,则夺其所恃矣。”威从之。由是众心始附于威。

  郭威将要上路,向太师冯道请教良策。冯道说:“李守贞自认为是老将,士兵之心都归附于他;望您不要吝惜官家的财物,要用以赏赐士兵,这样就夺走了他所倚仗的优势了。”郭威听从了冯道的这条计策。从此众人之心开始归附郭威。

  诏白文珂趣河中,赵晖趣凤翔。

  后汉隐帝诏令,白文珂赶赴河中,赵晖赶赴凤翔。

  [31]甲申,蜀主以赵廷隐为太傅,赐爵宋王,国有大事,就第问之。

  [31]甲申(初八),后蜀主任命赵廷隐为太傅,封爵为宋王,凡有国家大事,亲自到他家中询问。

  [32]戊子,蜀改凤翔曰岐阳军,己丑,以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32]戊子(十二日),后蜀改凤翔为岐阳军;己丑(十三日),命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33]乙未,以钱私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33]乙未(十九日),后汉隐帝封吴越钱弘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34]郭威与诸将议攻讨,诸将欲先取长安、凤翔。镇国节度使扈从珂曰:“今三叛连衡,推守贞为主,守贞亡,则两镇自破矣。若舍近而攻远,万一王、赵拒吾前,守贞掎吾后,此危道也。”威善之。于是威自陕州,白文珂及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词自同州,常思自潼关,三道攻河中。威抚养士卒,与同苦乐,小有功辄赏之,微有伤常亲视之;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皆温辞色而受之;违忤不怒,小过不责。由是将卒咸归心于威。

  [34]郭威与众将领商议讨伐进攻,众将领想先夺取长安、凤翔。镇国节度使扈从珂说:“现在三个叛藩联合,推举李守贞为主,如果李守贞灭亡,那两个藩镇便不攻自破了。如果舍近攻远,万一王、赵在前面抵抗,李守贞在背后夹击,这是危亡之道。”郭威认为很有道理。于是郭威从陕州,白文珂及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词从同州,常思从潼关,从三条路进攻河中。郭威抚养士兵,和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稍立军功就受到赏赐,稍有伤就经常亲自看望;谋士中无论是贤者还是不肖的,只要有事来陈述的,都和言悦色地接待他们;违背触犯他不发怒,小的过错不责罚。因此士兵、将领之心都归附于郭威。

  始,李守贞以禁军皆尝在麾下,受其恩施,又士卒素骄,苦汉法之严,谓其至则叩城奉迎,可以坐而待之。既而士卒新受赐于郭威,皆忘守贞旧恩,已亥,至城下,扬旗伐鼓,踊跃诟噪;守贞视之失色。

  开始,李守贞以为禁军都曾是自己的老部下,受过他的恩惠,而且士兵一贯骄横,苦于后汉军法的严格;认为禁军一到就会前来敲城门奉迎他为君主,可以坐着等待。但是士兵们新近在郭威处受到赏赐,都忘了李守贞的旧恩;己亥(二十三日),兵至城下,挥扬军旗,擂响战鼓,踊跃辱骂呼喊,李守贞在城上看到,大惊失色。

  白文珂克西关城,栅于河西,常思栅于城南,威栅于城西。未几,威以常思无将领才,先遣归镇。

  白文珂攻克西关城,在黄河西岸设营栅,常思在城南设营栅,郭威在城西设营栅。不久,郭威认为常思没有将领之才,先把他派回原藩镇。

  诸将欲急攻城,威曰:“守贞前朝宿将,健斗好施,屡立战功。况城临大河,楼堞完固,未易轻也。且彼冯城而斗,吾仰而攻之,何异帅士卒投汤火乎!夫勇有盛衰,攻有缓急,时有可否,事有后先;不若且设长围而守之,使飞走路绝。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俟城中无食,公帑家财皆竭,然后进梯冲以逼之,飞羽檄以招之。彼之将士,脱身逃死,父子且不相保,况乌合之众乎!思绾、景崇,但分兵縻之,不足虑也。”乃发诸州民夫二万余人,使白文珂等帅之,刳长壕,筑连城,列队伍而围之,威又谓诸将曰:“守贞向畏高祖,不敢鸱张;以我辈崛起太原,事功未著,有轻我心,故敢反耳。正宜静以制之。”乃偃旗卧鼓,但循河设火铺,连延数十里,番步卒以守之。遣水军舣舟于岸,寇有潜往来者,无不擒之。于是守贞如坐网中矣。

  众将领想赶快攻城,郭威说:“李守贞是前朝有经验的老将,勇猛善斗,慷慨好施,多次建立战功。况且城临黄河,城楼护墙完好坚固,不容轻视。况且他凭借高城而战,我们仰面进攻,这和领着士兵去赴汤蹈火有什么不同!勇气有盛有衰,进攻有慢有急,时机有可有不可,办事情有后有先;不如先设置长长的包围圈困守他,使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我们磨洗兵器,放牧战马,静坐享用转运来的粮食,做到温饱有余。等城中没粮了,官家、私人的钱财全都枯竭,然后推进云梯冲车来逼近他们,飞传羽檄来招降他们。那边的将领士兵,各自脱身逃亡,就是父子也难以互相保护,何况是些乌合之众!赵思绾、王景崇二处,只要分兵牵制住,不值得忧虑。”于是征发各州民夫二万多人,让白文珂等人率领他们,挖长沟,筑连城,排列队伍把河中城团团围住。郭威又对众将领说:“李守贞过去害怕高祖,所以不敢嚣张;认为我们从太原崛起,事业功勋不显赫,有轻视我们之心,所以敢于反叛。我们正应该用静来制服他。”于是把军旗、战鼓都收起来,只沿黄河设置“火铺”传递军情,连绵几十里,派步卒轮番守护;派水军船只停泊在岸边,敌人有偷偷往来的,无不抓获,于是李守贞就像坐在罗网中了。

  [35]蜀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回请老,辛丑,以太子太傅致仕。

  [35]后蜀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回请求告老退休,辛丑(二十五日),他以太子太傅退休。

  [36]南汉主遣知制诰宣化钟允章求婚于楚,楚王希广不许。南汉主怒,问允章:“马公复能经略南土乎?”对曰:“马氏兄弟,方争亡于不暇,安能害我!”南汉主曰:“然。希广懦而吝啬,其士卒忘战日久,此乃吾进取之秋也。”

  [36]南汉主派知制诰宣化人钟允章到楚国求婚,楚王马希广不同意。南汉主大怒,问钟允章:“马希广还能治理南方吗?”答道:“马氏兄弟正在争斗不暇,怎能伤害我们!”南汉主说:“好!马希广为人懦弱而且吝啬,他的士兵很久都没打过仗,这正是我们进取的大好时光啊!”

  [37]武平节度使马希萼请与楚王希广各修职贡,求朝廷别加官爵,希广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谋,厚赂执政,使拒其请。九月,壬子,赐希萼及楚王希广诏书,谕以“兄弟宜相辑睦,凡希萼所贡,当附希广以闻。”希萼不从。

  [37]楚国武平节度使马希萼向后汉朝廷提出要与楚王马希广各自尽职进奉贡品,请求朝廷另加封官爵。马希广采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的计策,用厚礼贿赂执政大臣,让朝廷拒绝马希萼的请求。九月,壬子(初七),后汉隐帝赐马希萼及楚王马希广诏书,劝谕他们“兄弟应该和睦相处,凡是马希萼的贡品,应当附于马希广贡品中上报”。马希萼不听从。

  [38]蜀兵援王景崇,军于散关,赵晖遣都监李彦从袭击,破之,蜀兵遁去。

  [38]后蜀支援王景崇的军队驻扎在散关,赵晖派都监李彦从前去袭击,打败了他们,蜀军逃去。

  [39]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匦函,后改为献纳函。

  [39]后蜀主孟昶认为张业、王处回主持政务时,自己多受蒙蔽而视听不清,己未(十四日),开始设置举报箱,名叫匦函,后改为献纳函。

  [40]王景崇尽杀侯益家属七十余人,益子前天平行军司马仁矩先在外,得免。庚申,以仁矩为隰州刺史。仁矩子延广,尚在襁褓,乳母刘氏以己子易之,抱延广而逃,乞食至于大梁,归于益家。

  [40]王景崇把侯益的家属七十多人全部杀死,只有侯益的儿子前天平行军司马侯仁矩事前在外,才免于一死。庚申(十五日),后汉朝廷命侯仁矩为隰州刺史。侯仁矩的儿子侯延广,还在襁褓之中,奶妈刘氏用自己的孩子和他调换了,抱着侯延广逃走,靠要饭走到大梁城,回到侯益家里。

  [41]李守贞屡出兵欲突长围,皆败而返;遣人赍蜡丸求救于唐、蜀、契丹,皆为逻者所获。城中食且尽,殍死者日众。守贞忧形于色,召总伦诘之,总伦曰:“大王当为天子,人不能夺。但此分野有灾,待磨灭将尽,只余一人一骑,乃大王鹊起之时也。”守贞犹以为然。

  [41]李守贞屡次出兵想突出长围,都战败而回;派人带上蜡丸密信向南唐、后蜀、契丹求救,全被巡逻士兵抓获。城里粮食将要吃完,饿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李守贞满脸愁云,召总伦和尚责问,总伦说:“大王应当为天子,别人不能夺走。但这分野有灾,等磨难将尽,只剩一人一马,就是大王鹊起的时候了。”李守贞仍然信以为真。

  冬,十月,王景崇遣其子德让,赵思绾遣其子怀,见蜀主于成都。

  冬季,十月,王景崇派儿子王德让,赵思绾派儿子赵怀,到成都朝见后蜀主。

  戊寅,景崇遣兵出西门,赵晖击破之,遂取西关城。景崇退守大城;堑而围之,数挑战,不出。晖潜遣千余人擐甲执兵,效蜀旗帜,循南山而下,令诸军声言:“蜀兵至矣。”景崇果遣兵数千出迎之,晖设伏掩击,尽殪之。自是景崇不复敢出。

  戊寅(初三),王景崇派兵出西门,赵晖打败他,于是夺取西关城。王景崇退守大城。赵晖挖起深沟包围住他们,多次挑战,王景崇军队也不出来了。赵晖就偷偷派出一千多人身披铠甲手拿兵器,仿效后蜀军队的旗号,沿南山开下来,让各军叫道:“蜀兵到了!”王景崇果然派出几千人马出城迎接,赵晖设下埋伏突然出击,出城军队全被歼灭。从此王景崇再也不敢出城了。

  蜀主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将兵救凤翔,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上疏谏曰:“臣窃见庄宗皇帝志贪西顾,前蜀主意欲北行,凡在庭臣,皆贡谏疏,殊无听纳,有何所成!只此两朝,可为鉴诫。”不听,又遣雄武节度使韩保贞引兵出阳以分汉兵之势。

  后蜀主派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领兵救援凤翔,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上疏进谏道:“臣愚见,后唐庄宗皇帝贪于向西征伐,前蜀主意在向北进军,凡是在朝的臣子,全都劝谏上疏,一点都不听取采纳,又能有什么成就!只这两朝的先例,就可作为诫鉴。”后蜀主不听,又派出雄武节度使韩保贞从阳出兵来分散后汉军队的兵力。

  王景崇遣前义成节度使酸枣李彦舜等逆蜀兵;丙申,安思谦屯右界,汉兵屯宝鸡。思谦遣眉州刺史申贵将兵二千趣模壁,设伏于竹林;丁酉旦,贵以兵数百压宝鸡而陈,汉兵逐之,遇伏而败,蜀兵逐北,破宝鸡寨。蜀兵去,汉兵复入宝鸡。己亥,思谦进屯渭水,汉益兵五千戍宝鸡;思谦畏之,谓众曰:“粮少敌强,宜更为后图。”辛丑,退屯凤州,寻归兴元。贵,潞州人也。

  王景崇派前义成节度使酸枣人李彦舜等去迎后蜀援军。丙申(二十一日),安思谦驻扎在宝鸡以西,后汉军驻扎在宝鸡。安思谦派眉州刺史申贵率兵二千奔赴模壁,在竹林中设下伏兵;丁酉(二十二日)早晨,申贵用几百名士兵逼近宝鸡布阵,后汉兵驱逐他们,在竹林中了埋伏而失败,后蜀兵乘胜追击,攻破宝鸡寨。后蜀兵离去,后汉兵又进入宝鸡。己亥(二十四日),安思谦进兵驻扎在渭水之滨,后汉增兵五千人保卫宝鸡;安思谦害怕了,对众将领说:“军粮少而敌人强大,应再为以后打算。”辛丑(二十六日),退兵驻扎凤州,不久回到兴元。申贵是潞州人。

  [42]荆南节度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寝疾,以其子节度副使保融判内外兵马事。癸卯,从诲卒;保融知留后。

  [42]荆南节度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卧床病重,命他的儿子节度副使高保融兼领内外兵事务。癸卯(二十八日),高从诲去世,高保融主持留后事务。

  [43]彰武节度使高允权与定难节度使李彝殷有隙,李守贞密求援于彝殷,发兵屯延、丹境上,闻官军围河中,乃退。甲辰,允权以状闻,彝殷亦自诉,朝廷和解之。

  [43]彰武节度使高允权与定难节度使李彝殷有仇隙,李守贞秘密向李彝殷求援,李彝殷发兵驻扎在延州、丹州边境上,听说官军已围住河中,就退兵了。甲辰(二十九日),高允权将此事上报朝廷,李彝殷也自己申诉,朝廷命二人和解。

  [44]初,高祖入大梁,太师冯道、太子太傅李崧皆在真定,高祖以道第赐苏禹,崧第赐苏逢吉。崧第中瘗藏之物及洛阳别业,逢吉尽有之。及崧归朝,自以形迹孤危,事汉权臣,常惕惕谦谨,多称疾杜门。而二弟屿、,与逢吉子弟俱为朝士,时乘酒出怨言,云“夺我居第、家赀”。逢吉由是恶之。未几,崧以两京宅券献于逢吉,逢吉愈不悦;翰林学士陶,先为崧所引用,复从而谮之。

  [44]当初,后汉高祖入大梁城,太师冯道、太子太傅李崧都在真定,后汉高祖把冯道的住宅赐给苏禹,李崧的住宅赐给苏逢吉。李崧宅中埋藏的东西以及洛阳庄园,苏逢吉全都占了。等李崧归顺后汉朝廷,自认为孤立而危险,事奉后汉权臣,经常小心谨慎,大多时间称病关门在家。而两个弟弟李屿和李,与苏逢吉子弟都是朝士,有时趁饮酒后口出怨言,说“夺我住房、家财”。苏逢吉因此憎恶他们。不久,李崧又把两京住宅的房契献给苏逢吉,苏逢吉更加不高兴;翰林学士陶,早先被李崧荐举进用,又跟着说他的坏话。

  汉汪既严,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残忍,宠任孔目官解晖,凡入军狱者,使之随意锻练,无不自诬。及三叛连兵,群情震动,民间或讹言相惊骇。弘肇掌部禁兵,巡逻京城,得罪人,不问轻重,于法何如,皆专杀不请,或决口,筋,折胫,无虚日;虽奸盗屏迹,而冤死者甚众,莫敢辩诉。

  后汉法律已经很严,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其残忍,史弘肇宠信、重用孔目官解晖,凡抓到军中监狱的人,任他随意罗织罪名,最后没有不屈打成招的。等到三镇叛变连兵,朝野内群情震动,民间有人误传互相惊扰害怕。史弘肇握掌部分禁兵,在京城巡逻,凡抓到罪犯,不问罪行轻重,在法律中应如何处理,全都从不请求就砍头,或者裂口断舌,砍筋,断腿骨,没有一天不是这样。虽然奸人盗贼没了踪迹,但冤死的人很多,没人敢出来分辩申诉。

  李屿仆夫葛延遇,为屿贩鬻,多所欺匿,屿之,督其负甚急,延遇与苏逢吉之仆李澄,谋上变告屿谋反。逢吉闻而诱致之,因召崧至第,收送侍卫狱。屿自诬云:“与兄崧、弟、甥王凝及家僮合二十人,谋因山陵发引,纵火焚京城作乱;又遣人以蜡书入河中城,结李守贞;又遣人召契丹兵。”及具狱上,逢吉取笔改“二十”为“五十”字。十一月,甲寅,下诏诛崧兄弟、家属及辞所连及者,皆陈尸于市,仍厚赏葛延遇等,时人无不冤之。自是士民家皆畏惮仆隶,往往为所胁制。

  李屿的仆人葛延遇为李屿贩卖东西,常常欺骗主人、藏匿钱财;李屿鞭打他,催他交出亏欠逼得很急。葛延遇和苏逢吉的仆人李澄,商量向上诬告李屿谋反。苏逢吉听说后把他引诱过来,于是召李崧来到家中,抓起来送入侍卫狱。李屿在狱中屈招说:“与兄李崧、弟李、外甥王凝及家僮共二十人,谋划乘皇帝灵柩发运时,纵火焚烧京城作乱;又曾派人带蜡丸密书到河中城,勾结李守贞;又派人去招契丹兵。”在结案上报时,苏逢吉又取笔把“二十”改为“五十”。十一月,甲寅(初九),下诏诛杀李崧兄弟、家属以及供词涉及的人,都暴尸街头。并重赏了葛延遇等人,当时人没有不觉得李氏冤枉的。从此士民家里都害怕仆人,往往被仆人所胁制。

  他日,秘书郎真定李诣陶,曰:“君于李侍中近远?”曰:“族叔父。”曰:“李氏之祸,谷有力焉。”闻之,汗出。谷,州人也,本姓唐,避晋高祖讳改焉。

  有一天,秘书郎真定人李拜访陶,陶问:“你和李侍中关系远近?”李说:“他是同族叔父。”陶说:“李家之祸,我出了力。”李听说,吓得出汗。陶是州人,本姓唐,因避后晋高祖名讳而改。

  史弘肇尤恶文士,常曰:“此属轻人难耐,每谓吾辈为卒。”弘肇领归德节度使,委亲吏杨乙收属府公利,乙依势骄横,合境畏之如弘肇;副使以下,望风展敬,乙皆下视之,月率钱万缗以输弘肇,士民不胜其苦。

  史弘肇特别憎恶文人,常说:“这些家伙轻蔑人让人最难忍耐,常叫我们是兵卒。”史弘肇兼领归德节度使,委派他亲近的官吏杨乙征归属府的公利。杨乙依仗史弘肇的势力骄横跋扈,整个藩镇怕他就象怕史弘肇,副使以下的官员,远远望见他都要展拜示敬,而杨乙都以下人看待他们,每月搜刮上万缗钱财交给史弘肇,士民百姓都受不了这种苦。

  [45]初,沈丘人舒元,嵩山道士杨讷,俱以游客干李守贞;守贞为汉所攻,遣元更姓朱,讷更姓李,名平,间道奉表求救于唐,唐谏议大夫查文徽、兵部侍郎魏岑请出兵应之。

  [45]当初,沈丘人舒元、嵩山道士杨讷,都以游客身份谒见李守贞;当李守贞被后汉围攻,派舒元改姓朱,杨讷改姓李,名字叫平,抄小道奉表章向南唐求救。南唐谏议大夫查广徽、兵部侍郎魏岑请求出兵救应。

  唐主命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金全将兵救河中,以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副之,文徽为监军使,岑为沿淮巡检使,军于沂州之境。金全与诸将方会食,候骑白有汉兵数百在涧北,皆羸弱,请掩之,金全令曰:“敢言过涧者斩!”及暮,伏兵四起,金鼓闻十余里,金全曰:“向可与之战乎?”时唐士卒厌兵,莫有斗志,又河中道远,势不相及,丙寅,唐兵退保海州。

  南唐主命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金全率兵救河中,派清淮节度使刘彦贞为副手,查文徽为监军使,魏岑为沿淮巡检使,驻军在沂州境内,李金全和众将领正一起吃饭时,侦察兵报告有后汉兵几百人在涧北,都是病弱;请求袭击他们。李金全命令道:“谁敢说过涧斩首!”到了晚上,伏兵四起,鸣金击鼓之声传出十几里,李金全说:“刚才可以和他们打吗?”当时南唐士兵厌战,没有斗志;又因河中城路远,地理上遥不相及,丙寅(二十一日),南唐兵退守海州。

  唐主遗帝书谢,请复通商旅,且请赦守贞,朝廷不报。

  南唐主致信后汉隐帝告罪,请求通商贸易,并请求赦免李守贞,朝廷不答复。

  [46]壬申,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于睿陵,庙号高祖。

  [46]壬申(二十七日),后汉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于睿陵,庙号是高祖。

  [47]十二月,丁丑,以高保融为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47]十二月,丁丑(初三),任命高保融为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48]辛巳,南汉主以内常侍吴怀恩为开府仪同三司、西北面招讨使,将兵击楚,攻贺州,楚王希广遣决胜指挥使徐知新等将兵五千救之。未至,南汉人已拔贺州,凿大阱于城外,覆以竹箔,加土,下施机轴,自堑中穿穴通阱中。知新等至,引兵攻城,南汉遣人自穴中发机,楚兵悉陷,南汉出兵从而击之,楚兵死者以千数;知新等遁归,希广斩之。南汉兵复陷昭州。

  [48]辛巳(初七),南汉主任命内常侍吴怀恩为开府仪同三司、西北面招讨使,率兵攻打楚国,进攻贺州;楚王马希广派决胜指挥使徐知新等人率兵五千人去援救贺州。援兵还没到,南汉人已经攻占贺州,并在城外挖了大陷阱,覆盖竹席,加上土,下面设置了机关,从壕沟中挖洞通到阱里。徐知新等到达,率兵攻城,南汉派人在洞中引发动机关,楚兵全都落入陷阱,南汉从城里出兵从而反攻,楚兵死亡数以千计;徐知新等逃回楚国,被楚王马希广斩首。南汉兵又攻陷了昭州。

  [49]王景崇累表告急于蜀,蜀主命安思谦再出兵救之。壬午,思谦自兴元引兵屯凤州,请先运粮四十万斛,乃可出境,蜀主曰:“观思谦之意,安肯为朕进取!”然亦发兴州、兴元米数万斛以馈之。

  [49]王景崇屡次向后蜀上表章告急求救。后蜀主命安思谦再次出兵去援救。壬午(初八),安思谦从兴元领兵驻扎在凤州,请求先运军粮四十万斛,才能出境。后蜀主说:“看安思谦的意思,他怎肯为朕进兵攻取!”但依然调集兴州、兴元的米几万斛发送去。

  戊子,思谦进屯散关,遣马步使高彦俦、眉州刺史申贵击汉箭安都寨,破之。庚寅,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汉兵退屯宝鸡,思谦进屯模壁。韩保贞出新关,壬辰,军于陇州神前,汉兵不出,保贞亦不敢进。

  戊子(十四日),安思谦进兵驻扎在散关,派马步使高彦俦、眉州刺史申贵袭击并攻克后汉箭安都寨。庚寅(十六日),安思谦在玉女潭又打败了后汉军队,后汉兵马退守宝鸡,安思谦进军驻扎模壁。后蜀将领韩保贞从新关出兵,壬辰(十八日),驻扎在陇州神前,后汉兵不出战,韩保贞也不敢进攻。

  赵晖告急于郭威,威自往赴之。时李守贞遣副使周光逊、裨将王继勋、聂知遇守城西,威戒白文珂、刘词曰:“贼苟不能突围,终为我禽;万一得出,则吾不得复留于此。成败之机,于是乎在。贼之骁锐,尽在城西,我去必来突围,尔曹谨备之!”威至华州,闻蜀兵食尽引去,威乃还。韩保贞闻安思谦去,亦退保弓川寨。

  赵晖向郭威告急,郭威亲自赶赴华州。这时李守贞派副使周光逊、副将王继勋、聂知遇守卫城西。郭威告诫白文珂、刘词说:“贼军如果不能突围,最终会被我抓获;万一冲出包围,那我们就不能再留在这里。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此!贼军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城西,我一离去他们必然从此突围,你们要谨慎防备!”郭威来到华州,听说后蜀军队军粮吃完已退走,郭威就返回河中。韩保贞听说安思谦离去,他也退守到弓川寨。

  [50]蜀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坐以艳辞挑前蜀安康长公主,丁酉,罢守本官。

  [50]后蜀中书侍朗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因为用轻佻的话挑逗前蜀安康长公主,丁酉(二十三日),被罢免同平章事,任守原来官职。

大家都在看

《大学》简介

《大学》简介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

古文典籍 155 阅读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内容简介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

古文典籍 249 阅读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

古文典籍 275 阅读

《中庸》简介

《中庸》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

古文典籍 357 阅读

陋室铭

陋室铭

简介: 本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古文典籍 269 阅读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 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古文典籍 203 阅读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

古文典籍 370 阅读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儒家十三经之《周礼》简介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

古文典籍 136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译文/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经部 2415 阅读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

古文典籍 187 阅读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原文/译文/赏析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劐,为纟希为纟谷,服之无肄。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①葛...

经部 366 阅读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

古文典籍 247 阅读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简介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

古文典籍 152 阅读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简介: 本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孟冬赤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山水特征,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 〔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

古文典籍 140 阅读

《荀子》名言

《荀子》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

国学赏析 1754 阅读